第29章(2/2)
阿朝的一年四季第29章:
门房老爷子坐在门边的竹椅上,摇着蒲扇,见他这模样,笑着开口:“小哥儿,今日休沐,夫子们都不在,要找哪位?”
阿朝脸微微一热,手指无意识地卷着泛白的衣摆,小声答:“我找……谢临洲,谢夫子。”
“谢夫子啊?”老爷子放下蒲扇,想了想,“今早倒是见他来了,不过没多会儿就走了,说是要去东市给学生们挑些练字的宣纸。”
他省的广业斋的谢夫子对学生们好,贫寒学子没有宣纸,便自掏腰包去买,交不上束脩便让学子做力所能及的活计来抵……
阿朝眼睛亮了亮,又有些迟疑地站在原地。他原是想着,等谢临洲下了值,就厚着脸皮说,夫子,你说清我吃的糖葫芦,还没影儿呢。
可如今国子监放假,他去了东市,自己若是追过去,会不会太冒失?
正犹豫着,肩膀忽然被轻轻碰了一下。
他回头,就见一个衣着光鲜亮丽的少年站在身后,手里还提着个布包,此人乃是谢临洲的学生沈长风。
沈长风原是不认识他的,可近来与谢临洲交流的多,也晓得些事情,瞧见那双异于常人的眸子,笑着拱手:“是那个糖葫芦小哥儿吧,谢夫子在这段时间都在国子监内等着你来。”
谢临洲有信用,答应了人要请吃糖葫芦就不会放人飞机只是近来课业繁忙,来不及应诺,只能等着阿朝上国子监寻他。
这一等就是近十日。
“昨日下课与夫子闲聊,他还念叨着,说今日休沐,怕你要是来国子监寻他,要白跑一趟,让我在这儿等一等,若是遇见你,就把这个给你。”
谢临洲不晓得阿朝的名字,他也不清楚。还糖葫芦小哥儿呢,他当时听谢临洲说出这句话,笑的上气不接下气。
说着,沈长风从布包里拿出个油纸包,递到他手上。
油纸包还带着点温度,阿朝打开一看,里面竟躺着两串糖葫芦,糖衣亮晶晶的,上面撒的芝麻比寻常的要多些。
“夫子说,”沈长风接着道,“上回你吃的那个老汉的糖葫芦,想着继续给你买他家的,你也会喜爱。所以今日我去东市买了回来。你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夫子还说,这段时间他都忙,等下回,他得了空闲,亲自请你吃糖葫芦。”
阿朝捏着那串糖葫芦,糖衣的凉意透过指尖传来,心里却暖烘烘的。
他何德何能能让谢夫子惦记着他。
沈长风见他这副模样,心里诧异,待会可要寻窦唯八卦八卦。
阿朝嘴角忍不住弯起来,用力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多谢公子。”
语气一顿,他询问:“对了,公子,我与你未曾见过,不知你如何认出我的?”
沈长风指了指他的眼睛,“你眼睛很好看,很容易认出来的。”
他笑着摆摆手,急着去想寻窦唯几个八卦,说自己还有别的事儿,转身离开。
阿朝站在原地,低头咬了一口糖葫芦,脆生生的糖衣在嘴里化开,甜意顺着舌尖漫到心里。
他攥着另一串没动的糖葫芦,脚步轻快地往他和王春华约定的方向赶去。
脑海里还放着先前与沈长风的对话,他说自己的眼睛好看,那谢夫子大抵也会觉得我的眼睛好看。阿朝心里这般想。
另一边,已经打了无数个喷嚏的谢临洲揉揉鼻子,念叨:“莫不是昨夜着凉了。”
青砚在一旁,轻声道:“公子,待会让厨娘煮完姜汤给你驱驱寒吧,这般打喷嚏可不能行。”
谢临洲应答,吩咐:“去喊谢管事进来,我有事要问他。”
青砚应是,很快谢忠就从外面进来,神采奕奕,行礼后问:“公子喊我来所为何事?”
-----------------------
作者有话说:阿朝:喊我糖葫芦小哥儿诶,夫子定是记得我的。
谢临洲:我该不会真的得了风寒吧。
谢临洲指尖轻轻叩了叩桌面,沉静的目光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凝重,看向谢忠:“明日我调了课,上午连着上三节课,午后便动身去郊外的庄子,你提前备好大车,带两个稳妥的伙计一同前往。”
谢忠闻言,立刻挺直了腰板,恭敬应道:“公子放心,车马和人手我这就去安排,定不耽误事。只是不知此次巡视,是否有特别要留意的地方?”
“确实有几件事要问你,尤其是庄子里那些特殊的作物。”谢临洲道:“你该记得,去年我让人去海外寻来的种子,特意让人在庄子划出三成地栽种,有高产的玉米、抗旱的红薯,还有……”
语气一顿,他又道:“如今时近七月,按那些种子的特性,本该是茎秆粗壮、叶片肥厚,一眼望去该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可前几日你递上来的账册,不仅庄子上常规粮产比往年少了两成,连那些海外作物的长势,你也只字未提,只说佃户们交租时,好几家推脱今年雨水不均、收成欠佳,你实地去看过那些种子种出的作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