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2/2)
奸臣洗白计划第82章:
这般想着,待他回到自己的清墨居,在书房里翻找许久,却始终不见那份文书的踪影。
木秀在一旁见状,回想片刻后说道:“公子,前几日您去找夫人议事,莫不是将文书忘在夫人院子里了?”
逢寻略一沉吟,觉其所言有理,便吩咐:“你去回禀母亲,让她在院中找找。我在此处再搜搜。”
木秀应了声“是”,便快步向夫人的院子去了。
另一边,苏锦绣刚结束水仗,连忙催促丫鬟小厮们带孩子们去泡热水澡、换衣裳。方才玩的虽是温水,但春日天气多变,生怕孩子们着了凉。
正忙碌间,恰逢木秀前来告知文书之事。苏锦绣便随他同往叶凌波房中寻觅,果然找到了那份文书。
木秀说道:“小姐,劳烦您送去吧,公子那边等着用呢。”
苏锦绣未及多想,拿起文书便匆匆向清墨居走去。
逢寻所居院落,乃逢府之最,其书房更是高筑三层。一层遍寻无果,他便抬步欲往二楼。方踏上五六级台阶,忽闻下方传来一声清脆呼唤。
“兄长!”
他本稳步向上,正思忖着文书或许藏于二楼的博古架间,闻声不由低头。
只见苏锦绣站在梯外那一圈繁茂的蓝紫花丛中,仰着头,笑着向他伸出手,努力向上递那份他遍寻不得的文书。
圈住她的花名唤紫阳,是汴京春日里极寻常的景致,盛开时蓝紫交叠成海,花团锦簇,如饱满的绣球般缀满枝头。
此时已过午时,斜斜的阳光被檐角遮去一半,映在她的杏脸桃腮上,一半阳光,一半晦暗。
向阳处,笑容纯真烂漫。阴影里,却又透着几分妩媚柔婉。
风忽然紧了,卷起树上的新叶与紫阳花瓣,轻轻拂过逢寻的手。
“兄长?”
-----------------------
作者有话说:标注:
“浣花溪上见卿卿,眼波明,黛眉轻。”引用自张泌《江城子·浣花溪上见卿卿》
痴归途 功名如敝履,只念梦中人。……
“苦战数日饥难忍, 乌骓水草未沾唇。且住!后有追兵,前是大江,这便如何是好!八千子弟俱散尽,乌江有渡孤不行。怎见江东父老等?”
“罢!罢!不如一死了残生!”
曾记得破秦关何等得意, 到如今败垓下无脸见人。
夙兴夜处, 闻时钦猛地惊醒, 额上覆着一层冷汗。
方才梦中, 他竟成了垓下被围的项羽,乌骓悲鸣, 江水滔滔, 八千子弟尽散。
梦中还有女子在身侧痛哭,哭得他肝肠寸断,他欲伸手去拭她的泪, 抬眼却见是苏锦绣那张梨花带雨的脸。
就是这一眼,将他从混沌中拽了出来。
他大口喘着气, 坐起身, 一手撑着床沿, 一手用力按住突突直跳的额角。胸腔里的心悸渐渐平息,另一个念头却浮了上来。
放在棺材里的那封信,她会发现吗?
但转念又想,以她的性子,怕是连他的尸首都会不忍多看, 更遑论去翻找棺中物了。
罢了, 多想无益, 速战速决为好。
有将不慕功名,痴迷归途,可眼下偏逢夕阳残照, 难断家国事。
闻时钦此刻已置身朔漠王城之内。先前他率八百精骑,于一役中伪死,实则全队人马已化整为零,融入朔漠市井。
那封“主帅阵亡,八百骑尽墨”的讣告想来早已传至朝堂,他的密信亦当送达御前。
信中请旨,以和亲为饵,遣公主远嫁朔漠。
朔漠王见和亲示弱,必生骄心,警惕自会松懈。殊不知,公主仪仗之后,还暗藏数千锐卒。待和亲队伍一入城中,内外夹击,便可一举而定。
朔漠城内,风物与汴京迥异。这里的日头比汴京烈上几分,城墙由戈壁黄石砌成,虽同样恢宏,却透着一股苍凉雄浑之气。城中居民的服饰也与汴京的简约风格大相径庭,多是色彩繁复、花纹奇异的层叠样式,带着浓郁的异域风情。
闻时钦此刻便身着这样一套繁复锦袍,还束起了当地男子的发式。他小臂上戴着一副黑皮护肘,边缘嵌着细密的铁钉,既显彪悍,又能防身。腰间系着一条宽大的兽皮腰带,上面挂着各色饰物。有辟邪的玉珏,有刻着符文的骨牌,还有一个小巧的狐狸面具,嘴角勾起,透着几分诡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