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2/2)
八零香江大佬的炮灰娇妻第48节:
有那些头脑灵活的已经像阿幸一样打算给店里弄个古风布景了,或者去服装店进一些古装,让那些囊中羞涩买不起服装的人也可以穿着古装来拍照。
*
香江某大学,某历史教授看了眼手表,从桌上拿起他的保温杯站了起来,隔壁某教授抬头看他,“李教授准备去上课了?”
李教授腋下夹着书本,拿着保温杯点头,回他,“是啊,等下有节课。”
那教授听了打趣道:“也不知道李教授你这节课有没有一半学生来上。”
李教授听了不由苦笑,那教授说的也是实话,他讲的课是通识课,是有关中华古代文化风俗的,枯燥也无聊。
而且香江现在还没有回归,许多年轻一代对大陆并没有归属感,也不怎么乐意来听他的课。
每学期选他通识课上的学生是其他通识课的一半,而出勤的人数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三分之二,总有那么一些逃课的,对此他无奈又失落,不仅仅是为了他的课没人听,还为了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去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
李教授叹了口气,向教室走去。
只是今天刚踏进教室,那坐满教室的人让他以为他走错了教室,不由得退出去看了眼教室号,是他这节课上课的教室啊。
李教授只能一头雾水地走了进去,有个之前上过他课的学生看到他困惑的样子出声道:“李老师,你没走错教室,我们这节课上的就是你的课。”
李教授听了更纳闷了,没走错教室,但那么多人,就算选他课的学生全部出勤也没有那么人啊,把教室都坐满了。
李教授疑惑地开口道:“你们都是来上我课的?”
不少学生点头出声,“是的。”
有个学生举手开口道:“老师,你的课是不是会讲一些古代服装知识呢?”
李教授听了点头,“当然包括。”
同时他也琢磨过来了,再联想到这几天看的新闻报纸,应该是跟那古装有关,他说怎么突然多了那么多对他这节课感兴趣的学生。
不过不管因为什么,有学生乐意来听他的课他还是很开心的,同时他突然想到了那个议员在报纸上说的文化宣传,他此时觉得那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
而这个汉服潮流不仅影响着香江,在对岸汉服发源地,更有历史底蕴的大陆也慢慢地展现出了它的影响。
大陆某高中放学后,小圆回家时先去邮局询问有没有她的信,这几乎是她的习惯,隔两三周就会来问一次。
因为她上高中时交了个笔友,笔友名叫小珍,生活在大陆对岸的香江,她们每个月都会通一到两封信。
她们虽然没见过面,但不妨碍她们通过写信成为好朋友,她们互相给对方讲自己生活的趣事,几乎无话不谈,通过通信,她让小珍了解到了大陆是怎么样的,小珍也让她了解到香江是怎么样的。
小圆拿过邮局工作人员递给她的信封签名后便把信收好,快步走回家,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书包放下,坐在书桌前拿起那封信。
拿着那封信,小圆只觉得此次的信封比以前收到的信封要厚多了,小圆想着小珍给她写了什么让信封那么厚,怀着好奇心拆开了信封。
几张信纸掉了出来,还有几张看起来是香江的报纸,神奇的是还有三张一百元人民币。
小圆看到钱的那一刻惊了,小珍怎么会给她寄钱,连忙拿起那几张信纸看了起来。
原来信上说了香江这段时间流行起了汉服潮流,小珍和同学在学校里办了个汉服社团,为了把社团办好加上她的兴趣爱好,她想麻烦小圆帮她从大陆买一些有关各朝代服装记录的书,毕竟大陆的资料书籍更齐全,并说明那三百块是让她买书的还有邮费的,如果不够请在来信中附明,她下次回信再顺道夹在信封里寄过来。
小圆看完信,再拿起那几张香江报纸看了起来,越看眼睛越亮,再想到小珍信中说的汉服社团,她也心动了起来,她能不能在学校也办一个这样的社团。
最近学校根据教育政策倡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学校也开放了许多活动,包括鼓励学生进行社团建设。
小圆越想越觉得她可以试试,明天就去看看服装店有这些古装卖吗。
*
大陆某舞团,团长拿着面前舞团首席递给他的在国际舞台上要表演的节目名单,忍不住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不可置信道:“小谢,你要在国际舞台上表演我们国家特有的古风舞蹈?你来真的?那些外国嘉宾看得懂吗?你这不是在开玩笑那,好好地在国际舞台跳这种舞,我不同意。”
谢宛仿佛猜到了他的这种反应,脸上表情不变,看着他开口道:“团长,我没有开玩笑,其他舞团成员也同意了,这是我们一致的要求,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国际赛上跳自己国家的舞蹈?我们并不觉得自己国家的舞蹈拿不出手,那是经过历史沉淀的,况且你说的外国嘉宾看不懂,但是很多时候舞蹈是可以通过动作传递情绪给大家的,他们不会看不懂,而且我觉得我们并不会输。”
之前她在电视台转播上看到了香江女星田恬跳的那支舞,带给了她灵魂的震撼,她第一次觉得原来他们国家的舞蹈是那么美,那么有力量,不,不是没有,只不过之前是被他们忽视了而已。
团长听着她的话,神色动容,抚了下眼镜,“你让我想想。”
是啊,他们国家的舞蹈是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有什么拿不出手的。
*
这几天宋姝发现汉服除了大多数是年轻女孩来买,还有很多照相馆也跟她订了好几套的汉服,再一打听才发现古装热还带动了照相馆的生意。
不过宋姝也不觉得稀奇,现代拍古风照片也是在古风热起后带起的。
而除了这个古风摄影,宋姝在来店里的女孩讨论里还知道现在有许多中学乃至大学都开办了汉服社团,办得有声有色。
顿时让她开心不已,原来汉服带来的文化影响正在一点点地慢慢地展现着,哪怕还很微小,但是总有一天会变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宋姝在店里听着孙助理汇报着这几天的古装生产量和出货量,从上次西部牛仔风服装售卖开始,不仅是宋姝店里售卖,香江其他服装店和杜小姐名下的服装店都有售卖。
每件衣服都带有她的品牌名标签,虽然那些服装店不像宋姝店铺只单卖她自己品牌的服装,但是这些店铺拿货量也不遑多让。
孙助理开口道:“不过按数字统计,这次古装售卖情况应该比不上上次的牛仔服装,而且除了香江,大陆,其他地区国家要货量应该不多。”
宋姝听了没有觉得奇怪,毕竟汉服是他们国家的独有文化,其他国家不容易接受是正常的,还有汉服在现代也大多数只有年轻人在平时生活乐意穿。
因此销售量比不上上次的牛仔服装是正常的,但宋姝也相信汉服是经久不衰的,总会有一代接一代的延续下去。
两人又交谈了一会儿,孙助理便离开了,宋姝出门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