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1/2)
华枝春第46节:
朝华与令舒对望一眼,令舒耸耸肩:“她也该去瞧瞧六妹妹屋里是什么样的。”以前不是没去过,只是从没有用心看过。
令舒往美人榻上一歪,把海棠点心盒往朝华那边推了推:“吉时还要等一会儿呢,先吃点心罢。”
朝华拿了片云片糖:“你与楚家四郎的事,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令舒也拿了片云片糖,舌尖一点点卷着糖粉:“四呆子也是打小就认识的,他屋里也干净。”
屋里干净,人事就简单,哪个姑娘愿意一家人就面对一屋子丈夫的房里人?
能够从小认识,彼此相熟,已经比这世间盲婚哑嫁强上许多。
世家子弟长成之后有通房是寻常事,规矩的人家只先不闹出庶子来。
但楚四与楚六房中都很干净,楚六是因为打小就痴恋朝华,眼里心里再放不下第二个人。
他的书僮都用他爱喝的茶叶起了名,一个云林一个惠明,房里的大丫头反而敷衍,一个叫初一,一个叫十五。
取意有事不是初一办,那是十五做。
楚四呢,是因他性子古板端方,就跟他的名字一样,恪。恪守男子四十无子才能纳妾的祖训。
简而言之,就是容令舒既不喜欢他,也不算讨厌他,至多觉得这人无趣的很。
“我听到信的那一天,夜里就发梦了,梦见我跟他真的成了亲,成亲之后,连话都说不到一块去。”
令舒连这种话都张嘴便说,既不脸红也不磕巴,说完了还两掌一摊:“可叹世间姻缘常如此,巧女必得伴拙夫。要不然咱们到百花娘娘庙烧烧香去罢?”
令舒摊开的手掌又合什:“求圣母百花娘娘赐我等痴女如意郎君……”
后头话被朝华一只金团塞住!
令舒捏着金团咬上一口:“我想也无用,我娘来信了,我爹要升了。”
朝华讶然,怪道楚家大房急着出这种招数,原来是早早得着风声,知道二伯要升了。
“你呀,别操心我的事儿,操心操心你自个罢。”
“怎么?”
“祖母说了,要是余杭城中没有合适的人,就让大伯母把你带去京城说亲,你早些打算罢。”
朝华脸色微变。
论嫁
华枝春/文
永秀刚走出四姐姐的屋子, 便隔着花纱窗,听见里头三姐姐和四姐姐说话的声音。
轻笑喁喁, 甚是亲密。
她一时咬唇忍泪,连六妹妹的屋子也不愿意去了。
可刚走到廊下,就见周姨娘掀帘出来,笑盈盈叫了她一声:“五姑娘,五姑娘快来我们六姑娘屋里坐一坐。”
周姨娘生着张温柔敦厚的脸,身材丰腴声音又软,她笑着招呼永秀, 永秀自不好拂了她的面子, 只得点头。
穿过廊道, 往六妹妹令惜屋中去。
容令惜今年才刚满十岁, 是容家最小的女孩儿, 虽才十岁, 但一看就是容家人, 架子瘦长,只是眉眼生得像她姨娘。
她看见永秀进屋,站起来迎:“五姐姐来了, 五姐姐快请坐。”
请永秀坐到南窗边, 窗边桌上放着绣箩, 家中马上有大祭, 她竟还守着窗子做针线。
永秀没话找话说:“六妹妹这是在做什么呢?”
“给母亲做袜套。”容令惜很麻利的收针, “母亲说活计做多了伤眼, 不许我多做的刺绣的活, 只这袜套容易做, 只要缝一缝就好。”
永秀微怔片刻,才反应过来六妹妹说的母亲是二伯母:“你日日做这些么?”
“自然不是日日做, 姐姐们都散了学,如今家里的先生只教我一个,功课多得很。”因几个姐妹年岁相差太大,以前就不在一块上课,家里单独给令惜请了先生。
“只是日常攒上些,每季家中往青州府送东西时一并捎带过去。”青州那边来信了,家里回信要捎带东西,令惜这才赶工做两双,凑个吉利数送过去。
芙蓉榭也按时应季往东院送针线孝敬嫡母,但那些都不是永秀亲手做的,自有丫头做好,姨娘打点起来送去东院。
姨娘每每送这些东西时,还会特意叫爹爹知道。
以前这些小事,对永秀来说就像是吹风一般,吹过就吹过,从未上过心。
这会儿看见六妹妹给嫡母做袜套,才想起除了每五日在月洞门前问安,她其实并没真的“孝敬”过嫡母。
周姨娘吩咐丫头沏了茶,又捧上个什锦攒心盒,里头几样点心与令舒屋里的是一样的。
周姨娘依旧笑着对永秀道:“外头到底不似江南安闲,夫人开恩才把六姑娘送来跟四姑娘一块住在家中,做些袜套那都是应当的。”
永秀恍惚听着。
她一面听一面看向周姨娘,二伯母虽远在青州,但二房的份例摆在那儿,每季的衣裳首饰胭脂水粉都会按时送到房中。
就因二伯母不在,大伯母更要挑好的送来二房。
可周姨娘的身上寻常都只穿半新的衣裳,年节才换新,头发紧紧在脑后挽成髻子,插两根金银簪子。
看着就跟祖母跟前得脸的管事妈妈差不多,其实算算年纪……周姨娘比她的姨娘要年轻得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