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2)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第37:
【明 景泰位面 户部尚书陈循】:少保大人切不可如此!
【明 景泰位面 大学士商辂】:老师你怎么这样啊,哭哭(;′⌒`)
【明 景泰位面 太医院院使董宿】:放心,等于大人一回来,老夫就给你多安排几个治病项目,绝不让你再胡思乱想。
于谦:?
他只是在回答先生的问题而已,大家为何反应如此剧烈?
众人见他神色茫然,完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大忌,顿时更加愤怒。
恨不得当场把于谦从副本里抓回来,让太医董宿好好检查一番。
真是不省心!
董宿本人更是微微一笑,拿出了十余厘米长的银针,慢悠悠地比划起来。
于谦:“……”
忽然感觉背脊一凉!
不过,被众人这么一打岔,他倒是浮现出了一缕灵感:
“先生一心求死,除了觉得大宋已经没有希望了,更是因为不忍见华夷倒置,膻腥纵横,只能用一死来恪守己心,是也不是?”
文天祥轻轻颔首:“是。”
于谦:“提到胡虏,我就有话要说了——”
南宋的覆灭,十万军民齐投海,无疑比之前的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悲壮。
此前朝代再如何变更,政权依旧在汉。
但大元的建立,却是一次民族的彻底更迭和重组。
当文脉被从中斩断,礼义在血与火间流亡。
当北地风霜更改了南国烟雨,铁骑刀枪倾轧了水云诗画。
当世界的所有都已颠覆,一切过去视为立身之本、生命之基的东西都已荡然无存,当国已不国,道已无道,世人亦非从前的世人。
除了怀抱最后的荣耀引颈一快,给旧纪元画下一个落日茕茕的尾声。
还能做什么呢?
从大历史的角度来说,元朝造成了民族融合,功在千秋。
然而,对于被裹挟在灾难中的宋人来说,谁能不为此感到痛彻心扉,神魂俱裂?
于谦继续说:“先生无需因此而担忧,只因,今日在崖山灭亡的是宋,而不是汉。胡虏无百年之运,多年以后,汉人衣冠犹未绝,中原星火仍照彻永夜。”
文天祥微微一怔。
于谦的声音如此坚定不移,让他即便在万念俱灰中,也忍不住去设想,在未来,真的会有那么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
于谦又道:“一百年后,有一个汉人王朝接过宋人的旌旗,为崖山军民一洗血仇。”
“那个王朝,远比大宋更为强大,不仅收回了宋太祖心心念念的幽云十六州,而且盛世迭起,万国来朝,扬威四海……”
于谦略略说了一些,到景泰七年为止。
他并不知道后来都发生了什么。
然而。
天幕上,忽然出现了许多字迹:
【成化大帝朱见深】:
“朕来说吧,于谦,你转述给文天祥。”
“先总结一下之前各位祖爷爷们的政绩。”
“我大明,有太祖高皇帝伐无道,诛暴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重开汉家日月天。”
“有永乐大帝修大典,征漠北,下西洋,平万邦,屹立于世界之巅。”
“有宣宗北击蒙古,保境安民,促成盛世之治。”
“有景帝临危受命,匡扶社稷,再续国祚。”
“朕登基之后,犁庭扫穴,摧枯拉朽,横扫灭杀建州女真。”
【弘治皇帝朱佑樘】:朕任用贤明,贬斥奸邪,休生养息,促成治世。
【明武宗朱厚照】:朕武略盖世,应州大捷,大败鞑靼小王子。
【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朱厚熜】:朕平息倭寇,大败葡萄牙,缔造中兴。
【万历皇帝朱翊钧】:朕……
【万历皇帝朱翊钧】:朕有何功绩?
【崇祯皇帝朱由检】:皇爷爷,您早期支持张居正改革,这应该算吧,虽然很快就废除了。
【万历皇帝朱翊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