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等王上病逝垂帘听政(重生) 第41(1/2)
坐等王上病逝垂帘听政(重生)坐等王上病逝垂帘听政(重生) 第41:
“曾大父。”褚时英两滴泪缀在眼下,长睫湿润,知道这是祖父怕他们行动失败,给他们的退路。
有他在郑国著书为引,郑王必得放他们一马。
褚卜见她哭了喝道:“出息!”
“我将毕生所学著书,你应为我开心才是!”
褚时英以头磕地,“时英贺曾大父。”
褚卜又看向一脸凝重的秦岐玉,叮嘱道:“时英便交给你了,盼你能在与她冲突时,想想她的好,另外你身子骨终究还是弱些,这一路奔逃更耗心血,等到了地方后,切不可心急,先将养好身体。”
秦岐玉哽咽,“曾大父。”
“好了,”褚卜将宽剑递给秦岐玉,“此剑跟随我一辈子,如今我将它送你。”
秦岐玉郑重接剑,“谢曾大父。”
“时候不早了,启程吧。”
两人深深看了一眼褚卜,将其相貌刻进脑海,再次叩首,携宽剑离去!
屋外三三正等着他们,褚时英看着这个比刚来时蹿了一个头的三三,说道:“曾大父就交给三三你照顾了。”
三三抹着泪,“知道了时英,你放心吧,你们一路小心。”
褚时英颔首,替秦岐玉将宽剑绑在后背上,走前在小丫头头上揉了揉,“走了。”
院外,两匹马踢踢踏踏吃着枯草,两人翻身上马,“驾!”
迎着消散的月光,两人越过麦田,奔向西方,马蹄声在空旷的田野里“踢踢踏踏”。
一直到月色彻底消融,阳光普照大地,两人的面前终于出现了人影,十个全副武装身穿郑国甲的人,骑在高头大马之上颇有威严。
秦歧玉勒紧缰绳,褚时英紧随其后,两人停下后,那十人也纷纷下马,他们从头到脚,只露两个眼睛,将两人团团围住。
褚时英有些紧张,下意识贴上秦歧玉,秦歧玉握住褚时英的手拍了拍,这都是他找来护送他们出郑国的游侠。
接过他们扔过来的两身郑国甲,秦歧玉先帮褚时英穿好,而后才将自己穿戴整齐,就在大家翻身上马打算启程的时候,他看着游侠中一个眼睛异常熟悉的人开口,“宇?”
宇讪讪摘下头盔和面具,“我都捂这么严实了,你还能认出我?”
秦歧玉勃然大怒,“我不是叫你留在郸阳城?你为何会在此处?赶紧回城!”
“不回!你让我回我就回,”宇道,“兄弟们的家人都被你安顿好了,不用怕死在路上被郑军发现,连累家人,你不让我们为此削面,我们就戴了面具。
我亲父有二弟照顾,我孑然一身无牵无挂,最适合送你回国。
再说,我可是游侠,这种事情,怎么能落下我,好了别啰嗦,我们游侠操守无需多言,赶紧走。”
说着,他将头盔和面具戴好,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秦歧玉情绪鲜少外露,可他此时咬紧牙关,显然被气得不清,眼前不可遏制地浮现出他前世逃出郑国这一路上的艰辛。
原本选中要走的郑光道多出许多士兵看守,宇带着众游侠将他护在最中心,匆匆折返入林。
从密林而出浪费太过时间,他们抵达郑国要塞坎山谷口,借身上郑国甲蒙混出关,紧接着身份暴露,郑军倾泻而下追杀他们。
宇及众游侠牢牢护着他出逃,为他与郑军厮杀,最终因寡不敌众被人击杀下马,他挣扎着扑过去,有那么一瞬间想就此放弃返秦。
然后他摘下宇的面巾,看到的是被削掉了鼻子,又将面容烧毁到面目全非的脸。
他愕然回首,那些重诺答应以命护他的游侠纷纷摘下面具,面具下是和宇如出一辙的烧毁脸。
其中一个游侠,他的脸被烧毁了,所以秦歧玉也不知道是谁,拉起他,将他推到了马上,“公子,别让我们的牺牲没有意义!”
他就那么被他们,用人命护送回了秦国。
目光倏而汇聚清醒,这一世,他反复设计逃郑路线,躲过郑光道,从西入秦,他不信,还不能将他们活着带到秦国。
“驾!”
马蹄声轰隆隆作响,坎山谷口近在眼前。
此谷口乃是郑国四大要塞之一,在这里驻扎着五千重甲布兵、四千弓箭手、三千骑兵、三千守城兵,配合着三千大型弩机、上万箭矢,形成四道防线。
可以说,要想攻入,非大军压境而不能过。
而秦歧玉这一马队,不过区区十二人。
出逃秦国二
十二人如一只利箭, 非但没有面对坎山谷口要塞的恐慌,反而气势如虹,径直扎去。
但凡他们有一丝丝的迟疑,坎山谷口的弩都将把他们像糖葫芦一样刺穿。
他们离坎山谷口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天幕倾轧而下, 挤压阳光占据整片天地的阴云突地下起雪来, 雪花翩翩飞舞, 将他们十二人的身影笼罩在内看不真切。
秦歧玉特意选在早上那个时辰出发,连此时的天气都考虑到了。
谷中传来一记响亮的铜锣声,紧接着有人吼道:“来者何人?速速停下!”
马队速度不减, 宇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举着一枚金灿灿的令箭, 面向黄土高山喊道:“王上有令,千骑队前哨急赴百凌有军机要务——”
大雪中,他们一行人身穿郑国士兵盔甲, 手中又有郑王令箭, 谷内吼道:“马队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